西体新闻

您的位置: 首 页 >> 西体新闻 >> 正文

我校召开2025年学生工作暨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部署会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3日 22:42 作者:李婷 摄影:孙尚志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顾彬

摄影 孙尚志

本网讯    3月12日,我校召开2025年学生工作暨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部署会,全面总结2024年学生工作成效,系统谋划新一年发展蓝图,吹响春季促就业行动“冲锋号”。党委书记刘子实,校长李富生,党委副书记马海涛,副校长谢英、副校长张葆欣出席,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党政班子、辅导员及学生骨干等参会。会议由马海涛主持。

张葆欣宣读2024年学生工作和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表彰决定。刘子实、李富生、谢英分别为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优秀个人和2024年学风建设学业标兵颁奖。

会上,学工部以《精准施策促就业 多维赋能育新人》为题汇报了育人和就业工作情况。教务处围绕“招培就一体化”改革,提出“优化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等行动计划。体育教育学院分享了校企共建“订单班”、就业直通车等创新模式。运动训练学院聚焦“网格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双轮驱动,介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路径。师生代表结合工作、学习实际作交流发言。

李富生介绍了学校开展“四季决战”的重点工作任务,勉励师生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提高自身能力,锻造过硬本领,教师、辅导员要做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先生”,学生要珍惜学习机会,拼搏进取,学有所成。他系统部署了2025年学生工作与就业工作重点任务,实施课程育人强基工程、科研育人卓越工程、实践育人淬炼工程、文化育人固本工程、网络育人铸魂工程、心理育人阳光工程、管理育人善治工程、服务育人暖心工程、资助育人筑梦工程、组织育人领航工程“十大工程”,强化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构建“红色基因+体育精神”育人体系,打造融媒体思政矩阵,培育网络名师工作室,开展“以体强心”特色心理活动,推进智慧学工系统建设,创建党建“双创”标杆,培育示范性党建工作案例。

针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李富生强调,一是强化统筹联动机制,压实就业工作责任体系。二是锚定高端就业目标,构建质量提升长效机制。三是深化访企拓岗行动,打造多元岗位供给体系。四是创新就业育人模式,构建精准指导服务体系。五是实施精准帮扶工程,健全困难群体保障体系。六是推进产教融合改革,构建招生培养就业闭环。七是打造校园招聘平台,完善校园市场服务体系。八是建立三级督查机制,筑牢就业质量监测体系。九是汇聚校友资源力量,构建协同育人支持体系。十是运用智慧校园建设,打造就业信息化建设体系。

刘子实在讲话中指出,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本学期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抓住“春季促就业攻坚期”,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力促进我校2025届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刘子实对做好今年学生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准形势任务。学生工作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至关重要。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实质,深刻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六大”特质,增强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推进工作的自觉。要准确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形势和挑战,推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组织方式、评价机制的转变,全力以赴促进毕业生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结合实际抓好“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3131党建工作模式,坚持党建工作和学生及就业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二是紧盯关键环节,强化工作举措。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就业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指标,以超常规的思路、举措和力度,抢抓“金三银四”黄金期,全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要抓生源质量、培养过程,夯实就业基础和保障,抓需求对接、关键指标,提升就业质量和竞争力,抓责任意识、协同联动,强化就业机制和帮扶。三是聚焦学生成长,提升育人实效。做好高校学生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加强学生思想引领,紧密围绕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和“大思政”体系的构建,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引导。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素质能力,学会在信息化背景下的“面对面”思政工作中,主动贴近学生,走进学生心中,教学相长。要坚持以学生生命安全为底线,全方位织密安全教育防护网,确保学校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刘子实强调,今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希望各单位、各二级学院把学生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到重要位置,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落实做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紧抓关键环节和指标,严实工作责任,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审核:黄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