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西安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体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积极开展体育人物访谈活动,旨在深入挖掘体育人物的故事,展现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激励广大师生在体育强国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互动答疑:
1目前田径专业的学风整体状况如何?有哪些突出表现?
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缺乏明确目标、思想迷失的现象。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制定清晰的学业或职业规划,考研、就业方向都不明确,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不过,通过思想教育和目标引导,一些学生重新找准了方向,有的准备考研,有的立志成为教师,还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后续,我们需要强化学生目标设定能力,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助力学生制定长期规划。
2影响田径专业学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从课程与训练来看,技术课程学时不足,学生对动作原理理解不深,专项训练水平也参差不齐,跨栏、游泳等项目尤为明显。学生基础方面,单招学生专项能力突出,但文化基础薄弱,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术协调性欠佳。另外,课程设置与国家培养计划衔接不够,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3教研室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良好学风?效果如何?
我们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思想引导,通过大会宣讲、组织大四学生实习实践,让学生站上讲台授课,帮助他们明确职业定位。二是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要求学生做到“开口讲、动手教”,将技术动作与理论知识融合。三是培养专业认同,邀请高水平教练授课,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从效果来看,学生目标感明显增强,部分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职业方向也更加清晰。
4如何应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训练态度不端正的问题?
我们采取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专项基础差异,采用鼓励式教学,秉持“学一点算一点”的理念。同时,明确校规校纪,严格考勤与考试制度,守住学习底线。例如,对基础薄弱学生进行个性化激励,通过对比项目差距,帮助他们提升信心。
5未来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有哪些计划和设想?
未来,我们将从四方面发力。在师资提升上,引进世界冠军、博士等高水平教师,强化技术与科研能力。科研深化方面,推动科研与教学深度结合,注重科研的创新性和社会价值。目标导向上,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如成为教师,并通过理论与实践融合培养综合能力。技术应用方面,关注AI、卫星定位等科技发展对教学的影响,鼓励学生多读书,提升思维深度 。
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田径专业学风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育人模式,取得显著成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业规划缺失、学习动力不足问题,教研室创新实施"思想引导+实践强化+专业认同"三位一体培养模式——通过职业规划宣讲、实习试讲等实践环节明确发展方向,推行"能讲会做"的能力标准,并邀请高水平教练示范教学。面对课程体系衔接不足、学生基础差异大等挑战,采取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考勤考评制度,使学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展望未来,教研室将立足体育强国建设需求,重点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深化科教融合,推动智能技术赋能,着力培养"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新时代体育人才,为服务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简介:
郁成刚,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济宁人,硕士,副教授,现任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田径教研室主任。1999年-2003年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习。2006年-2009年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习。2003至今西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工作。2017年至2019年西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支部书记。2019年至今西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主任。从事教学工作20多年,担任本科田径普修、专修、体能专修等课程。西安体育学院田径队领队兼总教练,在带队比赛中获得70多个冠军。2019年,陕西省一流课程主讲教师,教学至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省部级、厅局级课题5项。



在西安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体育教育学院推出“红色体育记忆:西安体育学院人物访谈”访谈类节目。节目将邀请在红色体育文化研究、体育教育、体育实践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西安体育学院师生、校友以及相关领域专家作为嘉宾,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入挖掘他们在红色体育方面的经历、贡献和感悟,分享感人故事,探讨红色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展现西安体育学院在红色体育文化传承方面的特色和成就,激励广大师生在新时代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体育精神,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