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教育训练学简介
学校于 1979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6 年获批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1997 年拥有一级学科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为陕西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点。2008 年 6 月“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专业被获批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点。现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导师 45 名,其中教授 26 名,副教授 19 名,博士 12 名。拥有 4 个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即科技助力奥运实践创新团队、体育促进全民健康与社会发展创新团队、体育文化与传播创新团队和数字体育研究创新团队。现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术分析与技能评定重点实验室、2 个校级科研平台体能研究中心和智慧体育创新研究中心,主持奥运和全运攻关科研项目多项。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立足教育立德树人的宗旨,契合“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培养家国情怀深厚、道德情操良好、专业基础扎实、问题意识明显、学术素养较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性体育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公序良俗、严守学术伦理;学风端正、品行优良,富有同理心。
(二)熟悉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领域的主要理论和前沿动态;系统掌握所在体育教育训练领域的基础知识、通用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深度掌握所在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专门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较好具备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熟练掌握 1 门外语,能利用所学外语流畅阅读体育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料。
(三)熟练掌握 1-2 项体育技能,能积极参加体育实践活动,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向
(一)体育教育原理与方法:培养特色为熟悉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并具有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优势为体育教育学院拥有教育学教研室、学校体育教研室导师团队,科研成果与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运动专项实践、学校体育研究进展、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3 门主要课程。
目标 1:熟练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相关理论,了解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从事体育教学相关的专业技能与方法。
目标 2:具备较好的学术研究能力,能独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決学校体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各类学术实践活动。
目标 3:可以在学校、教育管理等部门开展体育教育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二)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培养特色为熟悉运动训练理论并具有科研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优势为学院拥有运动训练学教研室导师团队,科研成果与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运动专项实践、当代运动训练经典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研究进展 3 门主要课程。
目标 1:熟练掌握运动训练相关理论,了解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专业实践所需要的运动训练专业技能与方法。
目标 2:具备较好的学术研究能力,能独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決运动训练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各类学术实践活动。
目标 3:可以在少体校、专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学校等部门开展运动训练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三)专项理论与实践:熟悉专项训练理论并具有科研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优势为拥有田径、游泳、体操、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等项目专业导师团队,科研成果与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运动专项实践、运动训练研究进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3 门主要课程。
目标 1:熟练掌握运动项目专项训练相关理论,了解项目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项目专业实践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与方法。
目标 2:具备较好的学术研究能力,能独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決专项训练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各类学术实践活动。
目标 3:可以在少体校、专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学校等部门开展专项训练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四)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熟悉体能训练理论并具有科研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优势为拥有体能训练教研室导师团队,科研成果与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运动专项实践、体能训练研究进展、体适能评估与处方 3 门主要课程。
目标 1:熟练掌握体能训练相关理论,了解体能训练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体能训练实践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与方法。
目标 2:具备较好的学术研究能力,能独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決专项训练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各类学术实践活动。
目标 3:可以在少体校、专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学校等部门26开展体能训练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五)体适能评价与促进:熟悉体适能相关理论并具有科研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优势为拥有运动人体科学导师团队,科研成果与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所形成的一系列健康科学理论和健康促进模式紧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运动专项实践、体适能研究进展、运动机能监控与评价 3 门主要课程。
目标 1:掌握体适能基础理论,了解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创新意识强,具备在相关研究领域独立开展健康促进和竞技能力提升等研究的能力,做出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目标 2: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运用所学知识为群众科学健身、运动员科学训练进行评估和监控,提升不同人群的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水平,开展
各类学术实践活动。
目标 3:可以在业余体校、专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大中小学等部门开展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