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训练领域简介
西安体育学院于 2005 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运动训练领域主要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须较好地掌握运动训练领域中的专业理论,熟悉运动训练领域中重大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运动训练方面的实际工作。运动训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依托运动训练学院,现有硕士指导教师 110 余人,其中教授 50 余人;国际级裁判员 6 人,国家级裁判员 12 人;省级师德标兵 3 名,校级教学名师 2 人,校级师德标兵 6 名。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契合“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建设,培养在运动训练领域具有坚实的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在体校和体工队以及各类健身俱乐部,从事竞技体育训练、竞赛、管理、科研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教育的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熟练掌握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基本原理,了解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专业实践所需要的教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能训练、赛事策划与组织、裁判等专业技能与方法。
(三)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体育专业的外文资料。
三、培养方向
(一)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培养特色为熟练掌握运动训练理论并具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优势为拥有运动训练学教研室导师团队,科研成果与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运动训练理论前沿专题、体育俱乐部管理前沿专题、运动专项实践3 门主要课程。
目标 1:熟练掌握运动训练相关理论,了解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专业实践所需要的运动训练专业技能与方法。目标 2: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独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決运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各类运动实践活动。
目标 3:可以在业余体校、专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大中小学等部门开展运动训练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二)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精通专项训练理论并具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优势为拥有田径、体操、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等项目专业导师团队,科研成果与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专项训练理论前沿专题、专项训练科学监控专题、运动专项实践 3 门主要课程。
目标 1:熟练掌握运动项目专项训练相关理论,了解项目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项目专业实践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与方法。
目标 2:具备较强的项目专业实践能力,能独立运用所学专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決专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各类项目训练实践活动。
目标 3:可以在少业余体校、专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大中小学等部门开展专项训练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三)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熟悉体能训练理论并具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优势为拥有体能训练教研室、结合运动人体科学导师团队,科研成果与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体能训练理论前沿专题、体适能评估与处方、运动专项实践 3 门主要课程。
目标 1:熟练掌握体能训练相关理论,了解体能训练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体能训练实践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与方法。
目标 2:具备较强的体能训练实践能力,能独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決运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训练监控、体能训练与康复训练等实践活动。
目标 3:可以在业余体校、专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大中小学等部门开展体能训练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四)运动表现提升与训练监控:熟悉运动训练学基础理论并具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优势为拥有运动人体科学导师团队,科研成果与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运动表现提升与训练监控紧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运动表现提升前沿专题、专项训练科学监控专题、运动专项实践 3 门主要课程。
目标 1:掌握运动训练学基础理论,熟悉运动训练的监控手段,了解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专业实践所需要的运动训练专业技能与方法。
目标 2: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大众健身和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运动表现、疲劳状态等进行评估,开展训练监控与科学训练指导等实践活动,提升其运动表现。
目标 3:可以在业余体校、专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大中小学等部门开展运动训练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